本文转自:江西日报
智能传播使文化以更加生动、立体的方式呈现。图为南昌市规划展示中心的数字屏幕。 本报全媒体记者王蕴蓉摄杨显阳
在信息化、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,文化传播的方式与形态正经历着深刻变革。新兴的数字化技术和社交平台,特别是人工智能及其衍生的沉浸式体验和交互技术,为文化传播与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,人工智能正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引擎。江西文脉悠长、人文荟萃,是文化资源大省。推动赣鄱文化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,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,坚持守正创新,用好人工智能技术,开辟新路径、构建新样态、拓展新受众,为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,开创赣鄱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注入新动力。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化融合的不断深入,智能传播技术在文化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一是传播精准化。人工智能通过深入的数据分析和挖掘,精准捕捉受众的文化偏好与行为习惯,据此定制并推送符合个性化需求的文化内容。这种精准化的传播方式,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,能将文化的时代价值准确传达给目标受众。二是拓展了传播的渠道与模式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,如云展览、数字博物馆等数字化展示平台,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,不仅延长了历史文化遗产的数字存储生命周期,也使文化的传播更加生动、形象。三是强化了文化传播的感知与体验。人工智能通过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,如场景重现、文物故事讲述等,将文字和图片的静态展示,转变为视听结合、多维互动的动态体验,真正做到“让文物活起来”“让文化能说话”。这种全方位的感知,拉近了受众与文化的距离,提升了文化传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。利用智能传播技术激活文化存量资源,对培育新兴文化产业、实现文化事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以多元化多渠道赋能,开辟文化传播新路径。一是构建文化感知空间,打破现实时空桎梏。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下,文化传播可以依托数字孪生技术,还原典故场景,与现存的文化资源互补,让建筑旧址、历史文物等文化资源在虚拟空间中真实映射。依托虚拟数字人技术,还能实现历史人物虚拟化,弥补文化传播中历史人物的缺席。例如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展“赵孟頫眼中的壮阔元大都”数字展览,通过将赵孟頫的外貌特征、服饰形态进行3D建模,打破一般线上数字展览的平面化图文数据灌输模式,让赵孟頫穿越时空作为“嘉宾”,引导观众选择不同视角在城内探索,沉浸式感受元大都的壮阔风华。二是拓展模态交互方式,增强人们文化认同。在人工智能助力下,文化能够多维度延伸感官体验,推动多类符号系统的优化整合,实现从用户感知文化到理解记忆文化的重大跨越,保证文化符号意义的有效传达。例如,湖南博物院推出的“生命艺术——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”,借助超高清文物扫描、动态图形渲染、文物数字化修复等技术,为观众营造多样化、深层次的对于中国早期宇宙生命观的认知体验和艺术感悟。三是打造传承展示平台,改善技术传播环境。通过虚拟仿真技艺实训平台、传统手工艺大师在线课程、创客空间等形式传播文化、传授技艺。开展产教融合,加强校企合作,创建多主体共建的非遗传承实训平台,让非遗技艺传统的师徒授业模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有效改善非遗技艺“有艺可传,无人去学”的断代危机。
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为重点,构建文化传播新样态。一方面,文化产业的构建要紧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步伐,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发展趋势,熟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文化内容创新生产。比如,推进AIGC技术在文化出版领域的应用、3D打印技术在文创产品制造中的应用、VR技术在互动体验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等,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简生产流程、降低生产成本、提高生产效率的降本增效目标,使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常态。另一方面,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为起点,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创作生产出独具赣鄱特色的国潮文创产品,包括服饰、人物虚拟形象、数字虚拟藏品等,使赣鄱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抓手,拓展文化传播新受众。一是以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文化服务质量。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用户兴趣和行为的分析,能够更好地将相关的文化内容推荐给可能感兴趣的受众,从而提升传播效率。二是构建数字传媒传播矩阵,从而进一步拓展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。各类优质文化资源应有意识地构建自身数字化传播矩阵,整合多种平台,以人工智能技术增强其精准推送和智能内容生成能力。将数字媒体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有机融合起来,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线下文化传播活动提供智力支撑,包括方案制订、效果预演、机制匹配、信息反馈、优化升级等,并将线下传播与线上传播统筹起来,协同并进,以期达到更好的文化传播效果。
(作者系江西工程学院理事长)